“半年亏掉去年全年的约1.5倍,分红险保费只剩零头。”
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横琴人寿”)近日公布的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,公司上半年净亏损扩大至8.39亿元,较去年同期激增139%;保险业务收入为43.9亿元,同比下滑22.85%,主力产品分红险保费同比骤降89.5%,从去年同期的6.20亿元跌至0.65亿元,且综合退保率等指标呈现出阶段性波动。
值得注意的是,横琴人寿上半年净亏损8.39亿元,不仅远超去年同期3.51亿元的亏损额,甚至超过了2024年全年5.64亿元的亏损总和,在非上市人身险企中坐稳“亏损王”宝座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占比超八成的传统寿险未能托底,出现15.8% 的负增长,形成“主力失陷、替补乏力” 的产品困局。
此外,公司现金流方面也拉响警报。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-9.7亿元,其中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缺口高达-33亿元,延续了2024年全年-37亿元的失血态势。现金流缺口的背后,是早年激进扩张埋下的 “兑付地雷”。早年销售的分红险进入集中给付期,2024年赔付支出较2023年激增15倍,达到42.56亿元。
兑付压力同时引发退保潮:今年二季度末横琴人寿的综合退保率为0.79%,较上季度末提升 0.33 个百分点,退保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。
公开资料显示,横琴人寿成立于2016年12月。在开业后的最初四年,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直到2020年,横琴人寿成功实现扭亏为盈,并在随后的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盈利,净利润分别达到0.59亿元和0.11亿元。
然而,好景不长,从2022年至2024年,横琴人寿再次陷入净利润亏损的困境,三年间净利润分别为-1.79亿元、-7.72亿元、-5.64亿元,累计亏损额高达15.15亿元。
在业绩“崩塌”的同时,横琴人寿的治理结构正经历剧烈调整。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唯一全国性寿险法人机构,公司近年获珠海国资委旗下珠海铧创多次增资。去年3月,珠海铧创再次采取非等比增资,目前持股比例增至49%;其他四家股东亨通集团、深圳市珍珠红商贸、苏州环亚实业、中植集团的持股比例均统一降至12.75%。
高管团队同样“换血不断”。2024年掌舵的董事长钱仲华,带着近30年 “太保系” 经验试图止血,但一年间公司亏损超10亿元,与其过往履历形成鲜明反差。进入2025 年,审计责任人、总经理助理等关键岗位陆续补位,被市场解读为 “强化合规与经营管控” 的信号,但新团队尚未拿出扭转颓势的具体方案。
横琴人寿曾被视为“中植系”成员企业,早在2023年便积极寻求股权优化。然而,受多重因素的影响,这一进程迁延至今。
9月4日,中植集团公司管理人发布横琴人寿公司、横琴安友公司意向投资人招募公告。公告称线上股票配资网站,2024年1月5日,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中植集团破产清算案,并于1月26日指定破产管理人。公告称,就该集团持有横琴人寿12.75%股权、横琴安友11.11%股权面向市场公开招募意向投资人。
易配牛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